本文共 69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Redis是一个开源、先进的key-value存储,广泛应用于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Web应用程序。其优势在于:
Redis数据库完全在内存中,且仅使用磁盘进行持久化;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,操作具备原子性;能够进行数据复制。Redis在性能上表现优异,每秒可处理约11万次集合操作、8万条记录,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发布/订阅功能,适用于缓存、消息队列、网页命中计数等场景。在Linux环境下,Redis的安装和服务设置如下:
首先,下载并解压Redis源码包文件。在编译过程中,观察到生成的Redis服务器可执行文件。这时需将Redis服务注册为系统服务,以便后台运行。复制utils/redis_init_script
至/etc/rc.d/init.d/
,并重命名为redis
。编辑/etc/rc.d/init.d/redis
脚本,设置启动参数,并确保服务启动方式为后台模式。完成后,将Redis配置文件复制至/etc/redis/
目录。默认配置文件路径为/usr/local/redis-3.0.2/redis-6379.conf
,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端口配置。服务注册可通过chkconfig --add redis
实现。启动服务可用service redis start
命令。此时可通过终端进入Redis目录,运行./redis-server
启动服务。若服务停止,在var/run/redis.pid
是否存在问题时,请确认PID文件路径配置是否正确。需确保脚本中PID文件路径设置为redis.pid
,以避免启动时错误提示。完成以上步骤后,Redis服务即可稳定运行。 转载地址:http://hdzfk.baihongyu.com/